近年來,隨著綠色無公害蔬菜生產的發展,如何在栽培過程中減少病蟲害,少用藥,低殘留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綠色公害蔬菜病蟲防治應堅持以農業防治基礎,優先采用生物防治,協調利用物理防治,科學合理應用化學防治的綜合防治措施,把蔬菜病蟲危害降到最低,達到高產、高效、無害的目的?,F將筆者近年來在生產實踐中總結的蔬菜病蟲綜合防治技術介紹給大家:

一、強化農業防治

1、選用抗(耐)病品種,適時播種

針對當地主要病蟲害發生情況,因地制宜選用抗性強的農藥及硝酸鹽富集能力較低的品種,合理選擇適宜的播種期,可以避開某些病蟲害的發生,傳播和為害盛期,減輕病蟲為害。

2、種子消毒

①將種子曬1-2天后,用40-55攝氏度溫水中浸種10-15秒,預防苗期發病。

②干熱消毒,將干燥的種子在60攝氏度條件下干燥處理72小時或在竹制器具上暴曬3-4天。

③藥劑浸種50%多菌靈1000倍液或瑞毒霉800-1000倍液浸種4小時;72.2%普力克800倍液浸種30秒。

④藥劑拌種用50%多菌靈或40%拌種雙按種子重量的0.3%拌種防果菜苗期枯萎病、炭疽病,99%的惡霉靈(用量同上)也可防治立枯、猝倒?。ù朔ㄟm宜直播種子消毒)。


3、培育無病壯苗

①育苗器具及苗棚消毒用40%甲醛或高錳酸鉀1000倍液噴淋或浸泡器具,10%異丙威煙劑片和10%百菌清煙劑片400/667平方點燃密閉12-24小時后通風備用。

②培育壯苗,育苗前徹底清除育苗棚內雜物,采用穴盤基質育苗。經處理的種子,育苗棚要依據不同蔬菜品種的育苗進行科學的肥水、溫度、光照、和通風管理。嚴格實行分級管理,去歪留正,去雜留純、去弱留強,適時煉苗,培育莖節粗短,根系發達,無病蟲害的壯苗。

③采用嫁接和脫毒種苗防病。用黑籽南瓜做砧木嫁接黃瓜,用野生蕃茄做砧木嫁接蕃茄主栽品種,可增強根系,有效防治枯萎病、黃萎病、青枯病等,脫毒品種苗繁育技術是防治病毒病的最有效方法,馬鈴薯、大蒜、甘薯、草莓等脫毒種苗防治病毒病已大面積推廣運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4、輪作換茬和清潔田園

采用旱地蔬菜與水生蔬菜的輪作模式,通過水淹改變土壤氧化還原條件,可以減輕土傳病害,并可以悶殺地下害蟲,還可有效降低土壤中重金屬,硝酸鹽、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改善土壤理化特性,抗病蟲蔬菜與不抗病蟲蔬菜輪作,非同科蔬菜采取三年以上輪作,同科蔬菜不宜輪作,對營養元素喜好不同的蔬菜不宜輪作。如喜硫類與忌硫類、喜氯類(如茄類)與忌氯類(如瓜類)不宜輪作。各種蔬菜實行2-4年以上的輪作換茬,在播種和定植前,結合整地收拾病株殘體,鏟除田間及四周雜草,拆除病蟲中間的寄主,在蔬菜生長過程中及時摘除病蟲為害的葉片,果實或全株拔除,帶出田外做無害處理。

5、深耕曬垡

深耕可將土表的蔬菜病株殘體、落葉埋在土壤深層腐爛,并將地下害蟲、病原菌翻到地表,受到天敵啄食或嚴寒凍死,從而降低病蟲基數,而且土壤疏松,有利用蔬菜根系發育,提高植株抗逆性。


6、科學施肥

要在增施有機肥的基礎上,再按各種蔬菜對N、P、K元素養分需求的適宜比例施用化肥,防止超量偏施氮素化肥。嚴格氮肥施用安全間隔期,要施足底肥,勤施追肥,結合噴施葉面肥。杜絕使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氮肥施用過多會加重病蟲害的發生,如茄果類綿疫病,夜蛾類害蟲等為害加重。合理增施磷肥可減輕蔬菜立枯病的發生,施用未腐熟有機肥,可招至蠐螬種蠅等地下害蟲為害加重,并引發根、莖基部病害。

二、發展物理防治

1、設施防護覆蓋塑料薄膜,遮陽網、防蟲網、進行避雨、遮陰、防蟲、隔離栽培,減輕病蟲害的發生,在夏秋季節,利用大棚閑置期,采用覆蓋塑料棚膜密閉大棚,睛天高溫悶棚5-7天,使棚內高溫達60-70攝氏度,可有效殺死土壤表層的病原菌和害蟲。


2、誘殺技術

①燈光誘殺,利用害蟲的趨光性,用高壓汞燈,頻振式殺蟲燈等進行誘殺,尤其在夏秋季害蟲發生高峰期對蔬菜主要蟲害有良好的效果。

②性誘劑誘殺,在害蟲多發季節,每667平方,菜田放水盆3-4個,盆內放水和少量洗衣粉或殺蟲劑水面上方1-2CM處,懸掛昆蟲性誘劑誘芯,可誘殺大量前來交配的昆蟲。目前已商品化生產的有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小地老虎等性誘劑誘芯。

③色板、色膜驅避、誘殺。利用害蟲特殊的光譜反應原理和光色生態規律,用色板、色膜驅避誘殺害蟲,在田間鋪設銀灰色地膜可驅蚜蟲。用黃色捕蟲板可誘殺蚜蟲、白粉虱、斑潛蠅等,用藍色捕蟲板可誘殺薊馬等。

④食物趨性誘殺,利用成蟲補充營養的習性和食物的優選趨性,在田間安置人工食源進行誘殺,也可種植蜜源植物進行誘殺。


3、防蟲網隔離技術

蔬菜覆蓋防蟲網后,基本上能免除小菜蛾、菜青蟲、斜紋夜蛾、棉鈴蟲、蚜蟲等多種害蟲的為害,控制由于昆蟲傳播而導至病毒病發生,還可保護天敵。


 三、合理進行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只能作為上述三種防治技術的補充,而不是防治病蟲害的首選,化學防治因其是一種有害防治。在對病原菌、害蟲殺滅或抑制的同時,也使受體帶毒,并且污染環境,殺滅天敵。因此,合理化學防治就顯得尤為重要。

①優選農藥

針對不同的蔬菜病蟲害,合理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可選擇一些特異性農藥,如除蟲脲,氯氟脲、蟲螨腈(除盡),康寬等,這一類農藥并非直接殺死害蟲,而是干擾昆蟲的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使害蟲緩慢而死,并影響下一代繁殖,這類農藥對人畜低毒,對天敵影響小,環境兼容性好。

②優選藥械

選用合理的施藥器械和方法,積極推廣低容量噴霧技術,針對不同蔬菜和不同病蟲選用適當的施用方法和技術,提高施藥質量,減輕病蟲為害。選用霧化高的藥械,提高防治效果,減少用藥量選用高質量藥械,杜絕滴、漏、跑、冒。

③嚴格安全間隔期

嚴格按照農藥施用技術規程規定的用藥量,用藥次數,用藥方法和安全間隔施藥,施藥后未達到安全間隔蔬菜嚴禁采收。

④合理施藥

達標防治、減少普治,堅持按計量要求施藥和多種藥劑交替使用,科學合理復配混用,適時對癥用藥防治,克服長期使用單一藥劑,盲目加大施用劑量,和將同類藥劑混合使用的習慣,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藥合理復配混用,可起到擴大防治范圍,兼治不同病蟲害,降低毒性增加藥效,延緩抗藥性產生等效果。